林權澤

終身成就獎

享有「韓國電影教父」美譽的導演林權澤縱橫影壇超過大半個世紀,但仍積極參與電影創作,曾拍攝超過百部不同類型的作品。多年來,他的藝術成就得到電影業界的充分肯定並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獎項及榮譽,其中包括由法國政府頒發的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費里尼獎章以及來自眾多國際電影節頒贈的終身成就獎等。這些都見證了這位偉大藝術家和電影大師的職業生涯。他扣人心弦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亦產生了巨大的迴響。

林權澤生於1934年,親身經歴了韓國急劇的政治和文化變遷,這些變化在他的作品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他於上世紀50年代投身電影拍攝工作,初期在釜山為商業電影劇組擔任學徒。其後,在1962年,他迎來導演生涯的處女作《再見!豆滿江》。這部戰爭動作片在票房上的報捷造就了林權澤其後多產的職業生涯。他拍攝效率奇高,曾在一年內完成8部不同類型的電影作品,在1973年之前就已經執導約50部電影,並於那年改變風格,拍攝了一部寫實電影《雜草》。自此以後,林權澤立志要拍如他所說「充滿生命力」的電影,其中有反映韓國人民如何面對外來勢力不斷入侵的歷史,以及有關國人身份問題的作品,對他們的遭遇進行了深刻的描寫和探討。這些作品題材嚴肅,鏡頭運用精簡,剪接唯美。

林權澤在《族譜》(1979)、《西便制》(1993)和《醉畫仙》(2002)中成功地呈現了韓國的傳統價值觀和傳統藝術,並探討它們與現代生活之間的關係。他在電影風格上的日趨成熟以及在作品中體現對人性的深切關注不但成就了他成功的導演生涯,也對韓國電影的發展作出了深遠的貢獻。

林權澤於1981年完成了《曼陀羅》,一部關於兩位佛教僧侶的作品。此片以嶄新風格作大膽嘗試,避免運用一般商業電影的處理手法,贏得口碑和票房佳績,並讓海外觀眾首次認識林權澤這位來自韓國的導演。他的作品在海外逐漸獲得關注和廣泛認可,其作品中呈現的藝術尊嚴和風格讓他在海外屢次獲獎,而他在創作上則依舊孜孜不倦地尋求新突破。在他芸芸優秀的作品中,《離別淚》(1985)和《太白山脈》(1994)皆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而《借種》(1986)則是首部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取得獎項的韓國電影,該片的女主角姜受延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獎。此外,他的《西便制》(1993)更創造了票房的里程碑,成為史上首部突破100萬人次觀看的韓國本土電影。《春香傳》(2000)是首部入圍康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韓國電影。兩年後,林權澤憑《醉畫仙》一舉成為首位奪得該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韓國導演,再度為韓國電影創下歷史佳績。林權澤是電影界的先鋒,其作品使世界各地更關注韓國電影以及當地出色的電影人。

韓國近代的社會動盪不安,電影發展亦相對不穩,林權澤是少數同輩電影人中的倖存者。雖然他已年逾八旬,但仍然擁有旺盛的創作力和無數的故事題材,新作《火葬》(港譯:《愛的化妝》)講述一名中年男子既要照料在病床上垂死的妻子,同時迷戀一名年輕女子。這部作品既清新大膽,且觀察入微,簡潔和細膩地勾劃出現代都市人的情感。林權澤的電影不但適時地記錄時代,而且總能夠展現他對人性深刻的理解,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歷久常新,不斷地為事物帶來新的闡釋,讓觀眾能以更多角度去細味人生。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