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技术工作坊: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的电影和语言
与百老汇电影中心很荣幸邀请导演奥米巴夫亲身来临,探讨电影语言,以及语言和电影的关系。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新浪潮的重要一员,1992年执导首部剧情长片《卡拉特》,在罗迦诺电影节获得银豹奖。至今,他共拍摄了七部长片,其中1998年的《凶手》获得了康城影展「一种关注」大奖。在投身电影之前,奥米巴夫在大学修读数学,这背景令他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思考电影︰电影是由不同影像建立而成的解题,而影像就是电影的语言。
语言是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2021年的《古来诗人皆寂寞》,他以平行方式叙述一位落泊的现代诗人和一位19世纪传奇诗人的故事。今次由亚洲电影大奖学院与百老汇电影中心合办的电影技术工作坊很荣幸邀请到导演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亲身来临,探讨电影语言,以及语言和电影的关系。
日期:2023年3月11日 (六)
时间:2:00pm:《古来诗人皆寂寞》电影场次 / 3:45pm: 电影技术工作坊 (《古来诗人皆寂寞》放映后)
地点:Premiere Elements
嘉宾: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主持:徐匡慈
语言:英语
《古来诗人皆寂寞》电影简介
康城及威尼斯得奖名导演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是开创哈萨克电影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之一,而且至今仍活跃于国际影坛。
中年诗人迪达在小报社做文员,期待有天能大展鸿图。伯乐迟迟未到,呕心沥血的作品无人问津,在繁华都市里,诗人无用。失去读者的诗人,就像没有观众的电影。迪达偶然在书中找到同道中人——19世纪哈萨克诗人 Makhambet Utemisov,他作为革命领袖惨遭杀害,但他的诗一直活着,为人传颂。两代诗人逾越生死的情谊,以诗人的使命惺惺相惜。当迪达雀跃地来到一场为他而设的读诗会,他必须坦诚地面对自己,在成与败、苦与乐间挣扎抉择。诗的力量是否足以推动他逆流而上?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由亚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即香港、釜山及东京国际电影节共同创立,旨在对国际展现优秀的亚洲电影作品。学院致力于推广和表扬亚洲电影及业内人才,每年均会举办亚洲电影大奖及多项活动,以加强业界交流,并向世界各地宣扬亚洲电影文化。亚洲电影大奖自2007年起举办,奖项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学院的成员能在每届亚洲电影大奖中,投票选出各个奖项,亦会参与学院在亚洲及全球举办的各类活动。
第十六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
日期: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香港赛马会演讲厅
地址: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