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以电影语言为无边的文学想像赋予实体

除电影语言外,导演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亦谈及民族的语言。 「你可以透过停止观看电影来杀死一个导演;你可以透过停止读诗来杀死一个诗人」,失去语言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
2023年05月04日

日期:2023年3月10日及3月11日

地点:香港

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新浪潮的重要一员,1992年执导首部剧情长片《卡依哈》,在罗迦诺电影节获得银豹奖。至今,他共拍摄了七部长片,其中1998年的《黑仔》获得了康城影展「一种关注」大奖。在投身电影之前,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在大学修读数学,这背景令他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思考电影︰电影是由不同影像建立而成的解题,而影像就是电影的语言。

 

语言是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2021年的《诗人》,他以平行方式叙述一位落泊的现代诗人和一位19世纪传奇诗人的故事。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很高兴再次与百老汇电影中心、香港演艺学院合作,并邀请到导演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亲身来临电影技术工作坊,分别前往伯大尼剧院及Premiere Elements,进行了两场探讨电影语言,以及语言和电影的关系。

 

每个人也有希望被他人理解的渴求,所以语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是人和人之间达至互相理解的桥梁。被问到《诗人》(2021)是否取材亲身经历,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指以剧情来说,电影并不是他的自传,但当中所传达的情感——一种无人理解的恐惧,却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导演认为每位艺术家,甚至每个人,都会活在这种恐惧之中,更称「能被他人所明白便是快乐」。

由改编自俄国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妮娜》的《Shuga》(2009) ,到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的短篇小说《作家之夜》为蓝本创作的《诗人》,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的电影处处有文学的踪迹。谈到文学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导演表示开卷固然有益,但同时亦有其危险之处,因为阅读会令人受困于脑海中的抽象建设。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透过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以电影语言为无边的文学想像赋予实体,以避免自己陷入被书本中抽象文字吞噬的窘境。

 

由把电影运用作经典文学的载体,到使用非专业演员,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这种在电影中对写实的追求深深受到法国电影大师罗拔布烈逊的影响。相较于文学和剧场,导演认为电影较贴近物质现实,而布烈逊强调自然和纯粹的电影语言就鼓励了他去追求这种没有演技和舞台效果修饰的电影创作。即便用上专业演员,他也是把他们当成一般人来拍摄。

 

除电影语言外,导演亦谈及民族的语言。 「你可以透过停止观看电影来杀死一个导演;你可以透过停止读诗来杀死一个诗人」,失去语言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 《诗人》讲述两代哈萨克诗人殊途同归的失语困境。在英语当道的全球化底下,哈萨克语文化被语言一体化的大趋势迫得无立足之处。面对令人感到无力的现实,导演决定用镜头记录这一切。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由亚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即香港、釜山及东京国际电影节共同创立,旨在对国际展现优秀的亚洲电影作品。学院致力于推广和表扬亚洲电影及业内人才,每年均会举办亚洲电影大奖及多项活动,以加强业界交流,并向世界各地宣扬亚洲电影文化。亚洲电影大奖自2007年起举办,奖项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学院的成员能在每届亚洲电影大奖中,投票选出各个奖项,亦会参与学院在亚洲及全球举办的各类活动。

如有任何查询,欢迎与我们联系

电邮:info@afa-academy.com

电话:+852 3195 0608

网址:www.afa-academy.com

最新消息
岩井俊二工作坊:所见所感成就最真挚创作 被问及对「生死、命运及爱情」的看法时,岩井俊二表示这三者都是很重要的命题,自己也会在创作时触及到三者。
导演吴炜伦、曾宪宁、何爵天、演员杨偲泳接受泰国多个媒体访问 《毒舌大状》导演吴炜伦、演员杨偲泳、《灯火阑珊》导演曾宪宁、《死尸死时44》导演何爵天到访泰国出席「新导展暨香港电影巡礼」期间,接受了当地多个媒体的访问,畅谈电影背后的创作历程,以及香港电影业目前的状况。
【映后谈】吴炜伦导演:电影就是要触动观众 四位香港电影人亲临泰国参与「香港电影巡礼」的映后分享及校园讲座,让当地观众更了解香港电影的近况,活动期间与观众及学生打成一片,气氛热闹。
泰国「新导展」展览呈现香港电影工业的全新面貌 「新导展」在泰国曼谷顺利举行,展出了十部由香港电影发展基金资助的电影作品,重新建构了香港特色的电影场景和道具,以及新进导演的肖像画,吸引了不少泰国观众入场参观。
港泰两地影人云集“新导展暨香港电影巡礼”曼谷开幕典礼 “新导展暨香港电影巡礼”在泰国曼谷举行,共放映七部香港电影。期间还举行了电影场景展览,让泰国观众一览香港新导演的风采。
学生电影节观摩团再访东京 睽别五年,学生电影节观摩团再次来到东京国际电影节。参与包括多项电影节活动、参观院校和片场等,更有机会与来自亚洲各地的电影人和电影学生见面交流。
香港新加坡两地影人面对面 在「香港电影巡礼」新加坡站期间,导演何爵天等香港代表与新加坡当地的电影工作者进行了会面,包括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以及影视教育界的专业人士,密比交流两地影视圈的发展及合作的可能性。
麦沛东:不要怕吃亏,抓紧每个机会,好好装备自己 演员麦沛东和导演何爵天受邀出席「香港电影巡礼」新加坡站的电影论坛及校园讲座,与当地学生和观众讲述在香港电影业初出茅庐的宝贵经验,分享他们在不同制作中的角色和贡献。
导演何爵天、监制钱小蕙、演员麦沛东出席新加坡站 – 开幕盛会 『香港电影巡礼』继2021年后再次在新加坡举行,共放映6部全新香港电影及1部经典修复电影,期间更举行了电影论坛及校园讲座,让当地观众更为了解新世代的香港电影及电影人。
《白日之下》《年少日记》主创与东京国际电影节观众交流 「亚洲电影巡回放映」东京站放映《白日之下》《年少日记》《送院途中》及两部梁朝伟作品《2046》《烈火青春》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