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對談」系列 (分享活動)

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

第17屆亞洲電影大獎 – 「影人對談」系列 

 

日期:2024年3月8日至9日

地點:香港

嘉賓:萬芳、 梁雍婷、北川喜雄、 程馬志遠、 Lkhagvadulam PUREV-OCHIR、多米尼克桑瑪、卓亦謙、 山崎梓、馬修、陳曉進、葉錦添、三松惠子、張夢倫、黃菊清、林子僑、文念中、 Tergel BOLD-ERDENE、阿瓦特拉薩納平薩、謝咏欣、白田迪巴耶

 

 

 

為全新的「影人對話」系列打頭炮的是「女演員的多重人生」講座。憑藉《白日之下》奪得本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的香港演員梁雍婷,以及憑藉《五月雪》獲提名的台灣百變天后萬芳,與本地導演彭秀慧一同分享從事演藝工作的種種感受.兩位嘉賓一致表示,作為演員,不論角色多具挑戰性、困難或多元,最重要的是忠於自我,並對生活和身邊的事物抱著深刻的理解。 

 

 

由幕前轉移到「鏡頭背後」,入圍最佳攝影的程馬志遠及北川喜雄與觀眾分享設計運鏡背後的巧思。程馬志遠拍攝《河邊的錯誤》時著重燈光設計,因燈光往往會影響畫面所呈現出來的感覺,以至電影整體性;而《無邪之境》的攝影師北川喜雄則習慣透過了解配樂的演奏,構思主要場景拍攝的構圖。

 

 

來自亞洲各地的新進導演來到誠品尖沙咀店,大談成為「導演的起跑線」。憑《年少日記》奪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新導演獎的卓亦謙指自己從事編劇十年,從未想過能夠成為導演,亦曾一度對自己產生懷疑,對電影的熱愛驅使他以自身故事創作首部執導作品。來自蒙古的Lkhagvadulam PUREV-OCHIR指自己總會在作品中加入不熟悉的事物,而《夏蟬》導演多米尼克桑瑪則認為電影是一種自我延伸,把自己和世界連結起來,並與他人產生共鳴。

 

 

同樣於誠品尖沙咀店舉行的「剪故事的人」對談中,《無邪之境》剪接師山崎梓,指出因與導演濱口竜介是大學校友,兩人合作時感覺很熟悉。《河邊的錯誤》剪接師馬修是法國人,當初卻只收到中文劇本,因此每次觀看影片都需要自己嘗試解讀劇情,更打趣說自己花了兩個月去找出案件的兇手。而《年少日記》的卓亦謙和陳曉進指由於剪接過程太漫長,而逐漸開始對影片感到麻木,因此需要徵求團隊其他成員的意見。

 

 

「電影美學魔術師 」對談請來六位分別入圍最佳造型設計及最佳美術指導的電影人,分享電影美學如何令電影昇華。為《金手指》創作場景和造型設計的林子僑和文念中於亞洲電影大獎雙雙奪獎,二人強調美術設計的目的並非寫實地重塑80年代的香港,而是以著重美感的角度,營造紙醉金迷的感覺。《怪物》的三松惠子指美術指導不但要營造氛圍,更需協助演員入戲。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的葉錦添則強調為場景和道具設計注入靈性的重要性,透過製造身如其境的體驗帶領觀眾進入另一人生、另一空間。《五月雪》的黃菊清和《河邊的錯誤》的張夢倫分別分享了自己的靈感來源,黃菊清會一邊喝酒一邊讀劇本去尋找靈感,而張夢倫接到劇本後就會在全國四處走,去找適合的場景。

 

 

「影人對談」系列的最終章「踏上演員之路」請來四位入圍最佳新演員的年輕演員與觀眾見面分享。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謝咏欣表示自己從沒想過會成為演員,全因偶然在旺角街頭被導演相中,而踏上了演藝之路。來自泰國的阿瓦特拉薩納平薩指作為演員最大的困難,是飾演與自己完全相反的角色,而日本演員白田迪巴耶則指她首次演出的困難之處是要用另一種語言演出,並分享自己不斷觀看新加坡YouTuber的影片去練習新加坡口音的經歷。當本屆最佳新演員得主Tergel BOLD-ERDENE被問到往後希望成為什麼類型的演員時,他笑言想成為喜劇演員,因為很多人說他看上去不夠嚴肅。

 

如有任何合作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繫

電郵:info@afa-academy.com

電話:+852 3195 0608

網址:www.afa-academy.com

 

其他 特備節目
「香港製造」單元系列 (放映活動) 首次支持香港短片於海外放映,從電影放映到工作坊,與印尼觀眾及影人零距離交流
香港之夜 (業界活動) 超過6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人士出席!
「影人對談」系列 (分享活動) 一系列精彩活動囊括亞洲各地頂尖電影製作人與本地觀眾以至全球影迷交流互動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