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电影和语言

日期:2023年3月10日及3月11日

地点:香港 (伯大尼剧院 – 香港演艺学院、Premiere Elements)

讲题:电影和语言

嘉宾: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主持:黎子俭及罗丽莎(大学专场)、徐匡慈(公众场次)

合作伙伴:百老汇电影中心、香港演艺学院

 

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是哈萨克新浪潮的重要一员,1992年执导首部剧情长片《卡依哈》,在罗迦诺电影节获得银豹奖。至今,他共拍摄了七部长片,其中1998年的《黑仔》获得了康城影展「一种关注」大奖。在投身电影之前,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在大学修读数学,这背景令他以一种理性的角度思考电影︰电影是由不同影像建立而成的解题,而影像就是电影的语言。

 

语言是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2021年的《诗人》,他以平行方式叙述一位落泊的现代诗人和一位19世纪传奇诗人的故事。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很高兴再次与百老汇电影中心、香港演艺学院合作,并邀请到导演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亲身来临电影技术工作坊,分别前往伯大尼剧院及Premiere Elements,进行了两场探讨电影语言,以及语言和电影的关系。

 

每个人也有希望被他人理解的渴求,所以语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是人和人之间达至互相理解的桥梁。被问到《诗人》(2021)是否取材亲身经历,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指以剧情来说,电影并不是他的自传,但当中所传达的情感——一种无人理解的恐惧,却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导演认为每位艺术家,甚至每个人,都会活在这种恐惧之中,更称「能被他人所明白便是快乐」。

 

由改编自俄国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妮娜》的《Shuga》(2009) ,到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赫塞的短篇小说《作家之夜》为蓝本创作的《诗人》,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的电影处处有文学的踪迹。谈到文学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导演表示开卷固然有益,但同时亦有其危险之处,因为阅读会令人受困于脑海中的抽象建设。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透过将小说改编成电影,以电影语言为无边的文学想像赋予实体,以避免自己陷入被书本中抽象文字吞噬的窘境。

 

由把电影运用作经典文学的载体,到使用非专业演员,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这种在电影中对写实的追求深深受到法国电影大师罗拔布烈逊的影响。相较于文学和剧场,导演认为电影较贴近物质现实,而布烈逊强调自然和纯粹的电影语言就鼓励了他去追求这种没有演技和舞台效果修饰的电影创作。即便用上专业演员,他也是把他们当成一般人来拍摄。

 

除电影语言外,导演亦谈及民族的语言。 「你可以透过停止观看电影来杀死一个导演;你可以透过停止读诗来杀死一个诗人」,失去语言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 《诗人》讲述两代哈萨克诗人殊途同归的失语困境。在英语当道的全球化底下,哈萨克语文化被语言一体化的大趋势迫得无立足之处。面对令人感到无力的现实,导演决定用镜头记录这一切。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由亚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即香港、釜山及东京国际电影节共同创立,旨在对国际展现优秀的亚洲电影作品。学院致力于推广和表扬亚洲电影及业内人才,每年均会举办亚洲电影大奖及多项活动,以加强业界交流,并向世界各地宣扬亚洲电影文化。亚洲电影大奖自2007年起举办,奖项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学院的成员能在每届亚洲电影大奖中,投票选出各个奖项,亦会参与学院在亚洲及全球举办的各类活动。

其他 电影技术工作坊
岩井俊二 被问及对「生死、命运及爱情」的看法时,岩井俊二表示这三者都是很重要的命题,自己也会在创作时触及到三者。
达赫让奥米尔巴耶夫 《古来诗人皆寂寞》导演达赫让奥米巴夫与电影系学生及大众深入探讨电影创作的灵感及心得。
拉杜裘德 用玩世不恭的态度道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无视常规又才华洋溢的导演,正正是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
河濑直美 康城影展得奖导演河濑直美参与电影技术工作坊,围绕主题「从电影到真实人生」进行探讨。
陈哲艺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很荣幸邀请了新加坡导演陈哲艺为大家呈献一连两场工作坊。
李相日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本次很荣幸邀请了著名韩裔日籍导演兼编剧李相日来港举行两场工作坊,与香港观众分享其编剧的经验与心得。
汉斯弗洛姆 亚洲电影大奖学院首次举行电影技术工作坊,邀请到德国电影摄影师汉斯弗罗姆跟大家讨论「柏林学派」的特殊美学。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