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 My Car》榮獲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梁朝偉奪影帝殊榮

頒獎典禮上星光熠熠,亞洲各地的電影界菁英聚首香港,一同見證電影界的年度盛事
2023年03月13日

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於昨夜3月12日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十六個常規獎項順利誕生以及四個特別獎項亦順利頒發,頒獎典禮圓滿結束。 《Drive My Car》共獲三個獎項,當中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剪接及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導演由是枝裕和憑《孩子轉運站》奪得;梁朝偉憑《風再起時》再次奪得影帝殊榮;最佳女主角則由湯唯憑《分手的決心》奪得,由朴海日代領。頒獎典禮上星光熠熠,亞洲各地的電影界菁英聚首香港,一同見證了這個電影界的年度盛事。

大熱作品《Drive My Car》共獲三個獎項

 

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入圍作品共三十部,分別來自二十二個國家及地區,競逐十六項大獎。大熱作品《Drive My Car》共獲三個獎項,當中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剪接及最佳原創音樂,《Drive My Car》圑隊對於獲得最佳電影表示非常感謝優秀的台前幕後製作圑隊,以及不同崗位間的互相了解。憑《孩子轉運站》獲最佳導演的是枝裕和表示與韓國團隊合作這部作品很幸福,期望能夠參與更多國際間合作的製作。梁朝偉憑《風再起時》成為最佳男主角,同時亦獲頒「亞洲電影貢獻榮譽大獎」以表揚他於亞洲以及全世界電影發展文化中的貢獻精神,成為雙料影帝;獲獎後他表示感到意外,並讚揚其他入圍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均表現出色,而對於獲得榮譽大獎更表示該獎項歸功於四十年演戲生涯以來,與他合作過的台前幕後電影工作者。

洪金寶獲「終身成就獎」,「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頒予阿部寛

 

獲得「終身成就獎」的洪金寶的得獎感言十分感動,他感謝亞洲電影大獎學院給予這個獎,他很意外亦很驚喜。而另一榮譽獎項「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得獎者阿部寛則表示非常榮幸能於香港領這個特別獎項,亦希望可以再次於香港拍電影;另外,阿部寛亦獲得另一特別獎項「AFA16 x STI Best Dressed Award」。池昌旭則獲頒「AFA新世代獎」,他表示會繼續挑戰新角色及希望能與其他亞洲電影人合作。

 

今屆亦有不少話題性作品成績不俗,《愛是自私》的宮澤冰魚獲得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則由金素辰憑《緊急迫降》奪得;久美成列憑《一個和四個》獲得最佳新導演,作品同時獲最佳攝影;除最佳女主角外,《分手的決心》亦獲得最佳編劇及最佳美術指導;主場作品成績亦斐然,共獲得五個獎項。除了以上的最佳男主角獎項,最佳新演員由麥沛東憑《正義迴廊》奪得;《梅艷芳》則獲得最佳音響及最佳造型設計兩個獎項;另外,最佳視覺效果則由《明日戰記》獲得。

 

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分別於 YouTube 、 TVB J2 以及 NAVER三個平台全程直播,世界各地觀眾一同收看並見證各個獎項得主誕生。我們在此感謝各位對亞洲電影大獎的支持與鼓勵,讓亞洲電影大獎得以成功繼續發光發亮。

 

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Drive My Car》(日本)

最佳導演:是枝裕和《孩子轉運站》(南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風再起時》(香港)

最佳女主角:湯唯《分手的決心》(南韓)

最佳男配角:宮澤冰魚《愛是自私》(日本)

最佳女配角:金素辰《緊急迫降》(南韓)

最佳新導演:久美成列《一個和四個》(中國大陸)

最佳新演員:麥沛東《正義迴廊》(香港)

最佳編劇:丁瑞慶、朴贊郁《分手的決心》(南韓)

最佳剪接:山崎梓《Drive My Car》(日本)

最佳攝影:呂松野《一個和四個》(中國大陸)

最佳原創音樂:石橋英子《Drive My Car》(日本)

最佳造型設計:吳里璐、葉嘉茵《梅艷芳》(香港)

最佳美術指導:柳星姬《分手的決心》(南韓)

最佳視覺效果:鄒志盛、梁偉傑、郭泰、羅慧媚《明日戰記》(香港)

最佳音響:杜篤之、吳書瑤《梅艷芳》(香港)

 

特別獎項

終身成就獎:洪金寶

亞洲電影貢獻榮譽大奬:梁朝偉

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阿部寬

新世代獎:池昌旭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由亞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即香港、釜山及東京國際電影節共同創立,旨在對國際展現優秀的亞洲電影作品。學院致力於推廣和表揚亞洲電影及業內人才,每年均會舉辦亞洲電影大獎及多項活動,以加強業界交流,並向世界各地宣揚亞洲電影文化。亞洲電影大獎自2007年起舉辦,獎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學院的成員能在每屆亞洲電影大獎中,投票選出各個獎項,亦會參與學院在亞洲及全球舉辦的各類活動。

最新消息
岩井俊二工作坊:所見所感成就最真摯創作 被問及對「生死、命運及愛情」的看法時,岩井俊二表示這三者都是很重要的命題,自己也會在創作時觸及到三者。
導演吳煒倫、曾憲寧、何爵天、演員楊偲泳接受泰國多個媒體訪問 《毒舌大狀》導演吳煒倫、演員楊偲泳、《燈火闌珊》導演曾憲寧、《死屍死時四十四》導演何爵天到訪泰國出席「新導展暨香港電影巡禮」期間,接受了當地多個媒體的訪問,暢談電影背後的創作歷程,以及香港電影業目前的狀況。
【映後談】吳煒倫導演:電影就是要觸動觀眾 四位香港電影人親臨泰國參與「香港電影巡禮」的映後分享及校園講座,讓當地觀眾更了解香港電影的近況,活動期間與觀眾及學生打成一片,氣氛熱鬧。
泰國「新導展」展覽呈現香港電影工業的全新面貌 「新導展」在泰國曼谷順利舉行,展出了十部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的電影作品,重新建構了香港特色的電影場景和道具,以及新進導演的肖像畫,吸引了不少泰國觀眾入場參觀。
港泰兩地影人雲集「新導展暨香港電影巡禮」曼谷開幕典禮 「新導展暨香港電影巡禮」在泰國曼谷舉行,共放映七部香港電影。期間還舉行了電影場景展覽,讓泰國觀眾一覽香港新導演的風采。
學生電影節觀摩團再訪東京 睽別五年,學生電影節觀摩團再次來到東京國際電影節。參與包括多項電影節活動、參觀院校和片場等,更有機會與來自亞洲各地的電影人和電影學生見面交流。
香港新加坡兩地影人面對面 「香港電影巡禮」新加坡站舉行期間,導演何爵天等香港代表與新加坡當地的電影工作者進行了會面,包括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以及影視教育界的專業人士,密比交流兩地影視圈的發展及合作的可能性。
麥沛東:不要怕吃虧,抓緊每個機會,好好裝備自己 演員麥沛東和導演何爵天應邀出席「香港電影巡禮」新加坡站的電影論壇及校園講座,與當地學生和觀眾講述在香港電影業初出茅廬的寶貴經驗,分享他們在不同製作中的角色和貢獻。
導演何爵天、監製錢小蕙、演員麥沛東出席新加坡站 – 開幕盛會 『香港電影巡禮」繼2021年後再次於新加坡舉行,共放映6部全新香港電影及1部經典修復電影,期間更舉行了電影論壇及校園講座,讓當地觀眾更為了解新世代的香港電影及電影人。
《白日之下》《年少日記》主創與東京國際電影節觀眾交流 「亞洲電影巡迴放映」東京站放映《白日之下》《年少日記》《送院途中》及兩部梁朝偉作品《2046》《烈火青春》

web design by Inspi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