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想到實踐 香港影人與新加坡學生暢談電影的創作旅程

三位香港電影人陳茂賢、梁國輝和曾憲寧走進拉薩爾藝術學院校園,與學生分享他們的電影創作歷程,更參觀了新加坡其中一間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 Infinite Studios
2024年12月09日

「香港電影巡禮2024」新加坡站隆重揭幕,除了一系列電影放映及映後談,三位香港電影人陳茂賢、梁國輝和曾憲寧更走進當地拉薩爾藝術學院校園,以《香港當代電影導演和編劇的抱負、挑戰與機遇》為題,與一眾熱愛電影的學生進行了一場啟發性的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透過三位創作者的經歷,更深入了解電影創作的挑戰與樂趣。

三位嘉賓先後分享了他們入行的過程。陳茂賢笑稱自己進入電影圈純屬意外。他本來是一名賽馬評述員,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出眾而受到黃霑的賞識,並建議他嘗試拍電影。或許那只是客套話,他仍深受啟發,毅然決定開啟自己的電影之路。而梁國輝自小熱愛電影,高中畢業後便進入演藝學院學習,之後從場記與副導演開始,一步一步在業界累積經驗。相比之下,曾憲寧的經歷則截然不同。她大學時主修文化研究,後來因興趣開始學習編劇與剪接,並嘗試創作自己的劇本。

 

《破.地獄》、《陰目偵信》及《武替道》三部電影均請到不同的著名演員參與。被問及選角過程,曾憲寧笑言,為了邀請張艾嘉出演,她甚至拍攝了一段自我介紹的影片:「當時就像是我向張艾嘉試鏡,而不是邀请她來出演。」最終,張艾嘉也表示對劇本十分感興趣,並答應出演。

 

陳茂賢則分享,許冠文曾詢問過邀請他和黃子華這兩位喜劇演員,來演繹如此嚴肅的題材的原因。他解釋:「我自己也是從喜劇起步的。我希望觀眾通過這部電影,認同喜劇演員同樣具備出色的演技。他們只是為了讓觀眾開懷大笑,放棄出演正劇的機會。」

而談及電影創作的核心,三位嘉賓一致認為劇本是電影的靈魂。梁國輝指出:「電影由許多元素構成,包括聲音、畫面等等,但最能觸動人心的,始終是故事、人物和情感。」導演需要對劇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成功將故事傳達給觀眾。陳茂賢補充,導演的溝通能力也至關重要:「作為導演,你需要與很多人合作,如果無法清晰表達,就無法將自己的構想傳達給整個團隊。」

 

三位嘉賓隨後亦以自身經歷,分享了如何應對劇本創作和溝通上的挑戰。曾憲寧談到,劇本創作的掙扎是每位創作者的必經階段,所以她不將其視為一個難題。她笑言:「每當我創作遇到瓶頸時,我會去洗澡放鬆心情,靈感自然會浮現。」陳茂賢幽默地回應:「她洗澡,我睡覺。」他笑言,自己往往在睡醒後靈感湧現,但坐下後可能會立即忘記。他還分享,在構思大綱時,他會向不同的人講述故事,並觀察他們的反應;若發現對方覺得無聊,他會重新思考並調整表達方式。

 

梁國輝也指出:「作為導演,你不能直接拿別人的劇本來拍,最少要思考兩個問題:故事主題是什麼?觀眾為什麼需要這個主題?」雖然有時候會與編劇出現分歧,但在電影上映後,觀眾的反饋也可能與預期不同,這正是電影創作有趣的地方。

 

陳茂賢其後亦分享了與許冠文的溝通經歷。許冠文曾建議將故事改編為喜劇,儘管陳茂賢起初並不認同,但他選擇先傾聽對方的意見,而非立即否決。雙方通過深入討論,各自提出大膽的創意,最終許冠文也認同,回歸故事原有的核心才是最好的選擇。陳茂賢強調,溝通的關鍵在於傾聽,先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被問及當前香港電影的精神時,三位嘉賓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但他們都認同香港電影的核心在於與觀眾建立情感連結和共鳴。曾憲寧以自己的作品《武替道》為例,認為當代觀眾不再僅僅尋求娛樂,而是希望在電影中找到人生意義和共鳴。她強調,香港電影精神沒有固定的定義,而是隨著社會和觀眾的變化而不斷演進。梁國輝補充,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觀影變得更加方便,相比以往只能到電影院購票觀影的時代,如今電影作為娛樂的地位有所下降。他認為,電影的功能更多地轉向了溝通和情感抒發,尤其是在近年來社會情緒壓抑的背景下,電影具有連接人心的特殊力量。

 

陳茂賢則回憶起前輩對香港電影的「舊公式」:床戲和動作場面以保證票房。他則認為,如今的香港電影更加注重故事性,將觀眾帶入導演的世界,分享創作者的思考,與觀眾產生共鳴,而非僅僅追求商業成功。

 

整場校園分享活動在學生們的熱烈討論中圓滿落幕。三位電影人的真摯分享讓學生們對電影創作的挑戰與樂趣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感受到香港電影的精神和創意,為他們的電影夢想帶來了新的啟發。

除了參與校園分享活動,香港影人還走訪了當地大學,深入了解新加坡學生的電影製作學習環境。此外,他們參觀了新加坡其中一間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 Infinite Studios,並與當地電影製作人交流,了解其公司現況及新加坡的拍攝模式等。討論中,當地電影人分享了如何在新加坡這個小市場中尋求更多機會,例如與海外公司合作的策略。席間,香港影人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對當地電影製作的專業留下深刻印象。他們還參觀了 Infinite Studios 中的 Immersive Studio,其大規模的虛擬屏幕技術無需實景拍攝,為電影製作帶來更多可能性。香港影人對此表示關注,認為這項技術或能為香港電影製作注入新的靈感。

 

此外,影人們還與當地電影人共進午餐,進一步促進交流。其中包括新加坡華語電影發行商 Clover Films 的執行董事 Lim Teck,他分享了對東南亞市場的見解以及華語電影的觀眾偏好。雙方探討了香港與新加坡觀眾取向的差異,並就未來合作機會展開討論,香港影人亦對東南亞市場的潛力表示期待。同時,他們還與當地知名導演 Derrick Lui、新加坡電影製作公司 The Moving Visuals Co. 的行政總裁 Galen Yeo 和執行董事 Khim Loh,以及 Monkey & Boar 的創意總監 Goh Ming Siu 進行了交流,促進兩地電影人的互動與合作,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香港電影巡禮」新加坡站由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FAA)主辦,新加坡電影協會(SFS)協辦,並得到文創產業發展處、電影發展基金及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活動期間,共放映了八部香港電影,並舉辦了映後談和大學分享等活動。另外,在新達城設立了宣傳展區和活動攤位,與新加坡觀眾拉近距離,推廣香港電影文化。

 

如有任何合作查詢,歡迎與我們聯繫

電郵:info@afa-academy.com

電話:+852 3195 0608

網址:www.afa-academy.com

最新消息
香港電影巡禮第五度登陸杜拜 三位電影人重新定義港片的可能性 ANSONBEAN 陳毅燊、陳大利、周汶儒親臨杜拜 以真誠對話展現香港電影的多樣面貌
「香港電影巡禮」越南站圓滿舉行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攜手呈獻港片力量 洪金寶、古天樂現身開幕禮掀起高潮 星光紅毯吸引逾五百名嘉賓及影迷 體現「Together We Dare to be Powerful」精神
香港電影人於雅加達展開多場交流活動 專業對話展現港片風格 大師班、座談會、Talent Hub 、「Hong Kong Night」與業界交流 深化香港與東南亞電影文化的互動
《香港電影巡禮—雅加達站》展現新世代港產片創作力 印尼觀眾熱切探索香港電影新風貌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再度攜手雅加達電影週 「MADE IN HONG KONG」單元載譽回歸
「香港電影巡禮」 首度登陸越南 — 冀以電影連繫亞洲 洪金寶、古天樂 親臨胡志明市,四部精選港片 以《九龍城寨之圍城》打響頭炮
「香港電影巡禮—雅加達站」重磅登場 以音樂為橋樑連結亞洲創作力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再度聯手雅加達電影週 八部精選港片+大師班+座談會 新一代港片創作者齊聚Talent Hub
「香港電影巡禮—吉隆坡站」拉曼理工大學交流論壇 郭富城走進學院親揭演藝心路歷程 勉勵香港電影人:「緊守崗位」;林家熙映後分享拼命歷程 20 小時連續拍攝拳擊戲
「香港電影巡禮—吉隆坡站」盛大揭幕 郭富城攜《無名指》亮相映後談 林家熙、陳俊峰、Robin Lee及羅浩銘同場交流
第3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香港之夜」盛大舉行 張艾嘉領銜 舒淇、張震、李心潔、劉台午等影人齊聚一堂

web design by HK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