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談及電影創作的核心,三位嘉賓一致認為劇本是電影的靈魂。梁國輝指出:「電影由許多元素構成,包括聲音、畫面等等,但最能觸動人心的,始終是故事、人物和情感。」導演需要對劇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成功將故事傳達給觀眾。陳茂賢補充,導演的溝通能力也至關重要:「作為導演,你需要與很多人合作,如果無法清晰表達,就無法將自己的構想傳達給整個團隊。」
三位嘉賓隨後亦以自身經歷,分享了如何應對劇本創作和溝通上的挑戰。曾憲寧談到,劇本創作的掙扎是每位創作者的必經階段,所以她不將其視為一個難題。她笑言:「每當我創作遇到瓶頸時,我會去洗澡放鬆心情,靈感自然會浮現。」陳茂賢幽默地回應:「她洗澡,我睡覺。」他笑言,自己往往在睡醒後靈感湧現,但坐下後可能會立即忘記。他還分享,在構思大綱時,他會向不同的人講述故事,並觀察他們的反應;若發現對方覺得無聊,他會重新思考並調整表達方式。
梁國輝也指出:「作為導演,你不能直接拿別人的劇本來拍,最少要思考兩個問題:故事主題是什麼?觀眾為什麼需要這個主題?」雖然有時候會與編劇出現分歧,但在電影上映後,觀眾的反饋也可能與預期不同,這正是電影創作有趣的地方。
陳茂賢其後亦分享了與許冠文的溝通經歷。許冠文曾建議將故事改編為喜劇,儘管陳茂賢起初並不認同,但他選擇先傾聽對方的意見,而非立即否決。雙方通過深入討論,各自提出大膽的創意,最終許冠文也認同,回歸故事原有的核心才是最好的選擇。陳茂賢強調,溝通的關鍵在於傾聽,先理解他人的需求,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